大模型的出现,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力出奇迹,机器智能超过人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
Cursor等类似工具的出现,长期来看,可以让普通人直接操控机器。
美剧《Westworld》就有聊天调试的场景,想象一下,普通人通过聊天,指挥机器工作。
Cursor官网对这款工具的定位:An IDE designed to be your AI pair-programmer。之前我免费试用了一段时间,用的上瘾,欲罢不能,之后就付费使用了,使用了1个月之后,几点心得如下。
一、入口
安装完Cursor之后,初看就和VScode没啥区别。
真正的入口在于几个快捷键,这几个用起来了就入门了。
快捷键 | 作用 |
---|---|
{⌘} +{I} |
工程级的,自然语言指挥工程级操作 |
{⌘} +{L} |
文件级的,对话操作文件级操作 |
{⌘} +{K} |
段落级的,选定文本发指令操作 |
{TAB} |
联想,预测代码,文本 |
{@} |
灌入关联文件,网络,代码等 |
二、使用
编程需要的是思考,编码,调试,测试,部署。
思考
在编程中,思考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。思考清楚了,后面的工作就很快了。
Cursor集成了各种大模型(o1-preview,o1-mini,GPT-4, GPT-4o, and Claude 3.5,cursor-mini等等,你也可以自定义添加,比如免费的Gemini ),打开Cursor之后按下cmd + l就可以聊天,提问AI,共同思考程序设计思路,帮助我们思考清晰,分解模块,分解步骤。
编码
打开Cursor之后按下cmd + i,写下前一步的思考,让AI实现,它会自动帮你写好代码,之后不断按tab键,确认或者否决后修改。
在修改代码过程中,它甚至可以给你一些建议,比如自动帮你写好需要导入的包/模块,提示你其他模块/文件需要修改的地方,如果你确认就可以按下tab,直接改好。
在一个文件中,选定一段代码,按下cmd + k ,你就可以提问,让它给修改建议,让它解释代码的逻辑。
调试
上图是官方给的,右侧有个Review界面,配合Git使用可以帮助你查看版本间的差异和修改解释。
如果说思考占据了编程的60%的时间,那么调试往往会占据20%以上的时间。有时候程序会出bug,有些bug调试只需要几分钟,而有些bug长达几天或者更久,因为bug不再复现了,要等复现或者根据蛛丝马迹分析构造条件让它复现。
在Cursor中,可以把bug出现的提示信息,日志信息,告警信息等等,结合工程所有代码(cmd + enter),全都扔给它分析。
测试
单元测试很重要,但花的时间很多,现在好了,Cursor会全部写好,测试代码质量比我们写得好。
部署
Cursor中,打开终端,按下cmd+k,出现了对话窗口,通过自然语言直接生成命令行。
不熟悉命令行的各种参数,不要紧,下自然语言指令给它。
比如我输入
分析提取 haha.txt的所有包含area的链接
就会出现如下的画面
按下画面中的蓝色按钮,就可以执行这句命令语句。
这在以前我可能需要非常熟悉正则表达式,然后我需要对grep的各种功能参数精通,并且还需要拼凑起来,至少花费我2小时到2天,现在1秒完成。
通过命令行实现部署,不在话下。
最近出了SSH连接远程代码(比如VPS代码)的功能,初步试用了下,体现不错。
三、总结
1.Cursor并没有进化为可以直接替代编程,但确实提升了编程效率。
2.随着Cursor的发展,在帮我们编程中思考方面,可能可以更进一步,帮助我们思考清晰,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。
3.在所见即所得方面,有更大的优化空间,比如现在的V0。
4.写工具脚本,写插件,写测试代码,写协助定位代码,Cursor已经可以替代人类直接写了,通过聊天就可以实现,大大提升效率。
最大的感受是,Linux命令行的构建,就用自然语言就可以了,不需要记忆大量不同命令的参数和用法,但需要掌握命令行的一些基本概念,否则就像穿着袜子洗脚,洗不干净。
这本书是值得入门,熟悉linux命令行的基本概念的。ヾ(≧∇≦*)ゝhttps://linuxcommand.org/tlcl.php